鸳鸯溪边有块大白岩,宽百余丈,高百余丈,十分壮观,背岩面溪有个望鸳台,望鸳台后面有个蟒蛇洞。猴子们常到望鸳台上玩耍,它们一边晒太阳,一边在为溪中的鸳鸯放哨。望鸳台后面的那个蟒蛇洞里住着一条凶狠的蟒蛇,它几次出来想吃猴子,可是猴子们很机灵,几次都逃脱了,气得大蟒蛇直吐舌头,甩尾巴。
这一天,有个猎人带着条猎狗来到大白岩下打猎。他望见望鸳台上有一大群猴子承嬉闹,心里美滋滋的,于是,悄悄地,向望鸳台爬来。可是他还没挨近,早就被猴子们发现了,它们吱吱地惊叫着纷纷逃跑了,只有一只母猴,拖着个大肚子,行动不便,来不及跑了。猎人瞄准母猴,正要放鸟统。这时,只见那母猴伸出一只前脚,朝猎人摆了摆,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大肚子,意思是:手下留情吧,我肚子还怀着一个没出世的孩子呢! 猎人心软了,手软了,他收起了鸟统。
第二年春天,猎人又来到了大白岩。他从岩上往下看,发现望鸳台上有条大蟒蛇正咬住了一只山鸡,山鸡扑扇着翅膀在挣扎。顿时猎人心内大喜,直奔望鸳台去。
猎人想挨近些好打中蟒蛇的七寸,不料,蟒蛇身子一扫,缠住了猎人。猎狗叫着扑上来要救主人,可是,被蟒蛇用尾巴一扫,便扫下了百余丈悬崖。这时大蟒蛇已放开山鸡,将竖直,张开血盆大口要咬猎人。猎人急忙用双手死死掐住蟒蛇的七寸,蟒蛇一疼,把猎人缠得更紧了。猎人被捆得骨头咯叭咯叭响,渐渐没有力气了。
忽然,跑来一只母猴,身后还跟着只小猴子。母猴认出是放它逃生的猎人,即吱吱长叫一声,猛扑向大蛇,用爪子撕抓蛇皮,蛇皮太韧、太滑,怎么也抓不破;它用嘴咬蛇,蛇身太长,不知从哪儿下口。它吱吱叫着,跳着,围着猎人打转转。猎人急中生智,一扭脖子,朝腰后的药葫芦呶呶嘴,母猴拉开盖子,葫芦里装着的是黑色火药。猎人又用嘴指指眼前那个大张着的蛇口,母猴懂了,它拿起药葫芦,把火药倒进大蛇是嘴里。药粉一倒进蛇口,蟒蛇挣扎了几下,松开了,接着,瘫软在地下死了。 猎人得救了。从此,望鸳台后边的那个蟒蛇洞,就没有蟒蛇敢住了,只留下了空洞,供人遮阳躲雨。猴子们到望鸳台上,为鸳鸯放哨,再也不用担心蟒蛇出洞袭击了。 从此以后,鸳鸯溪一带的猎人再也不打猴子了。